如何提高凯氏消化炉消解效率
作者:祎鸿仪器 点击率: 发布时间:2017-11-05 20:31:00
1 实验所需试剂与仪器
1.1主要仪器
分析天平(0.0001g),XTG5201红外消化炉,NKB3000半自动凯氏定氮仪。

1.2 试剂与材料
AR硫酸(密度为1.84g/ml),混合催化剂(CuSO4?5H2O, 无水硫酸纳),过氧化氢(30%),氢氧化钠(40%),盐酸,四硼酸钠,硼酸(2%),甲基红,溴甲酚绿,95%乙醇,消化管,玻璃珠,小漏斗,50ml酸式滴定管,100ml容量瓶,20ml大肚移液管,250ml三角瓶。常规的食品,从超市买回制样即可。
2 实验方法分类
将粗蛋白质消化实验方法分成四种方法:方法一,按凯氏定氮法的常规消化实验进行消化。方法二,加样品与试剂同方法一,再加入AR过氧化氢(30%)5ml,立刻放入消化炉开始消化。方法三,加样品与试剂同方法一,消化管上盖玻璃小漏斗放置过夜(14h)再放入消化炉开始消化。第四组,加样品与试剂同方法一,消化管上盖玻璃小漏斗放置过夜(14h)再加入AR过氧化氢(30%)5ml,放入消化炉开始消化。
3 消化炉消解仪方法
3.1 常规方法
国标GB5009.5-2003第一法,精密度为10%。适用于各类食品蛋白质的测定:取样品0.5-1g(准确至0.0001g), 放入消化管底部,加入混合催化剂2.5g放入消化管低部,浓硫酸20ml,玻璃珠三枚,上盖玻璃小漏斗,放入消化炉开始消化,将消化炉电压调至120v,过0.5h后再调至250v进行消化,消化好后按常规方法(凯氏定氮法)进行测定。
3.2 改进方法
取样品0.5-1g(准确至0.0001g),放入消化管底部,加入混合催化剂2.5g放入消化管低部,浓硫酸20ml,玻璃珠三枚,上盖玻璃小漏斗,放置过夜(14h),再加入过氧化氢5ml,放入消化炉开始消化,将消化炉电压调至120v,过0.5h后再调至250v进行消化,消化好后按常规方法(凯氏定氮法)进行测定。
3.3 消解后数据指标
测定样品蛋白质消化时间:用四种分组方法测定样品在蛋白质消化时所用的时间,测粗蛋白质含量:这四种分组方法在蛋白质消化好后,用同一种方法进行蛋白质蒸馏与滴定,计算粗蛋白质含量(系数6.25)。每一种样品消化实验做两个平行样,每个消化平行样做两个平行蒸馏滴定实验。
3.4 测定方法
取5种样品分别用以上四种分组方法分组,测定蛋白质消化时间进行比较,消化(又被称为消解)好的样品通过传统的凯氏定氮法进行蒸馏与滴定,并做空白滴定对照,算出各样品粗蛋白质(%)含量,计算用下列公式:
CP=(V1-V2)×c×0.0140×F/m×100
CP:为样品中粗蛋白质的百分含量;
V1:为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(ml);V2:为式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(ml);C:为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(mol/L);m:为样品的质量(g);F:为氮换算成粗蛋白的系数为6.25;
4 数据处理
经DPS数据处理系统作单因素方差分析,用LSD法作多重比较。
6 讨论
6.1 综上所述,传统凯氏定氮法测样品中蛋白质时,样品的消化时间很长,平均4小时左右,容易造成消化管烧干或炸裂而使实验失败,新方法大大缩短了蛋白质消化的时间,平均为1.5小时,较传统凯氏定氮法消化时间平均缩短了2.5小时,省时省力,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着(P>0.05)。
6.2 实验新方法中,将实验样品加入浓硫酸和催化剂试剂后过夜再消化,有助于对样品的氧化与分解,在消化之前再加入少量过氧化氢(30%),有助于加快氧化反应。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,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H2O,过氧化氢在常温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和水(缓慢分解),在加热或者加入催化剂(CuSO4.5H2O,Na2SO4)后能加快反应, 2H2O2 被加热后生成2H2O+O2↑,因此加过氧化氢可加快消化过程。
7 结束语
除了消解方法的改变外,消化炉的加热材料(比如现在主流使用碳纤维红外加热技术),隔热材料(纳米云隔热材料)的改变都会提高消化效率。
上一篇:揭开蛋白质的神秘面纱 下一篇: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所需试剂